冬日的寒意尚未褪去,内蒙古大地上重点项目建设已春潮涌动。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全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动员部署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沿着习指引的方向,全力以赴谋发展抓发展,以满格状态从年初干到年尾,乘势而上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效。2月10日,记者走进伊利奶酪工厂生产一线,探访重点项目如何以实干开新局。
进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众志凌云齐亮剑 首战必夺开门红”的标语醒目而振奋人心。标语之下,是忙碌而有序的生产场景。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在生产线间穿梭。智能化设备精准协作,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全流程无缝衔接。通过5G和工业网络技术,生产线实现了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设备正常运行效率、产品质量把控高度智能化。其中卷膜膜包机以每分钟150包的速度高速运作,多头秤精准称量,展现着科技赋能的现代产业新图景。
这里是目前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奶酪制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内首座5G智能奶酪工厂和零碳工厂,代表了目前国内奶酪制品智能制造业的最高标准。项目总占地面积425亩,计划总投资30亿元,规划年产能20万吨。目前已布局到三期,一二期布局再制奶酪,生产儿童奶酪棒、糖果奶酪、芝士片、吸吸奶酪等产品,年产能3万吨,已投产运行。三期主要生产原制奶酪,包括马苏里拉奶酪、新鲜奶酪、冷藏淡奶油、常温淡奶油、乳铁蛋白、乳清浓缩液6类产品,年产能15万吨,三期项目计划于今年4月份试产。
三期项目设备运营经理刘鹏飞介绍,深加工项目投产可调节奶源过剩的问题,填补了国内规模化生产原制奶酪的空白,解决原制奶酪、D90粉和乳铁蛋白粉100%依赖进口等长期被“卡脖子”的问题,实现进口原料的国产化,丰富乳品产业结构。
2024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乳业全产业链发展时,在过去“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再到一块奶酪”,明确发力奶酪领域,指明延链方向。伊利在奶酪产业的布局正是呼和浩特市聚力“六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高水平发展的生动实践。
伊利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紧跟国家碳中和政策,率先实现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奶酪工厂行政主管韩雪峰介绍:“这个工厂的所有建筑屋面全部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可实现年发电量约920万度,相当于7000多户家庭年用电总量,100%绿色电力的使用智能化控制,多余绿色电力自动切换并入国家电网,大幅度降低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中温室气体的间接排放量,是国内奶酪行业首座零碳奶酪工厂。”
春节期间,伊利奶酪作为走亲访友的健康礼品广泛“圈粉”。这背后是研发人员在开拓奶酪市场的征途中不停地改进革新,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针对儿童吸吮食用习惯,伊利创新性地推出了半液体状态的可吸食型奶酪;从中国儿童膳食营养结构出发,研发出了航天品质的金护奶酪棒;将真实果酱和浓醇奶酪相结合,采用了国内首创双层灌装工艺,开发出了双层奶酪棒等独特产品。这些创新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推动了国内奶酪行业的持续发展。
开年开工开跑,这是新年的号角,也是时代的召唤。今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呼和浩特市要把“中国乳都”这个品牌擦得更亮,全力向“世界乳都”迈进。走出工厂,回望这片创新驱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潜力无限的土地,不禁感慨,这里,是伊利以“满格状态”开新局的生动写照,更是内蒙古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新春脉动”。
看最近几年伊利的金典,奶酪,冷饮,就能看出来伊利打造品牌的能力有多强[赞]
上一篇:3D精巧浮雕山水系列